? ? ? ??—访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晓彤
?
(本报记者 彭一鹏)202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渭南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全面客观总结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晓彤。
记者: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了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市水务局作为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请您谈谈市水务局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宋晓彤: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三优化三提升”行动和“晒比拼超”活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新的一年,全市水务工作要紧扣市委全会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新时期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牢固树立系统观念,不断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生根,让更多的水利项目惠及民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记者: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请问,市水务局在“十四五”规划上有哪些工作亮点?
宋晓彤:《渭南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水资源配置、节水、防洪抗旱减灾、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绿色小水电建设、智慧水利、水文化保护与传承、重点前期工作等9个方面,谋划了150个水利项目,匡算总投资374亿元。目前,明确纳入省级“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项目有:渭南市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工程(东涧峪水库)、渭南市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北洛河引干入支)、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高效节水水源工程(清水上塬)、渭南市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挖潜扩灌百万亩工程、洛惠渠龙首坝水库工程、石堡川水库“引石济澄”连通工程、渭河“二华”河湖连通工程、湭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8大单个项目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打捆项目,共涉及建设资金240亿元。其中,东涧峪水库、北洛河引干入支、东雷抽黄清水上塬、渭北旱塬百万亩扩灌等4大工程得到水利部、黄委高度关注和一致认可。
记者:渭南水利“十四五”规划涉及多个重点民生水利工程,请问市水务局如何确保这些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宋晓彤:全市水务系统要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完善渭南水利“十四五”规划编制,从科学规划着眼,找准主攻方向,认真解决水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等短板问题,着力构建新时代水利发展大格局。一是激活发展动能。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这一现实要求,坚持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入手,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灌区现代化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加快推进水利行业转型升级。要立足渭南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强化节水宣传,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不断在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等方面找准突破口、着力点,努力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要从政策导向入手,通过财政、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等系列政策,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多部门联动配合,进一步优化水利投资营商环境,完善综合价值评估和综合效益分析,倒逼水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治理保护。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围绕涵养水源,大力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加强防洪防凌集中统一调度,增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突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转变用水方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全面实施节水控水行动。要加强项目稽查、项目评估,完善责任追究,增强决策的专业化、科学化,坚决防止为了发展经济而违反科学规律,使项目可研、防洪评价、水资源论证等流于形式,逐步建立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是严肃纪律作风。要深入推进党建“留心护根”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铭记“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在重要问题、重大事件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确保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水利行业落实到位。要始终保持整治“四风”的高压态势,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断推进纪律作风向纵深发展,为谋长远、补短板、强监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把水利为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有效解决饮水安全中存在的工程设施不足、管理能力薄弱、供水保障不高等问题。要深化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开展好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自觉接受党规党纪的规范和约束,及时发现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成为推进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