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陕某部工兵团援建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大荔段掠影
| ||
| ||
| ||
| ||
| ||
| ||
|
本报记者?江?鹏??通讯员?瑚世桥?摄影报道 1.?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了部队高昂的士气。 2.?3月16日,援建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员会上红旗招展。 3.?指挥一丝不苟,打造精品工程。 4.?与甲方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测量 5.?取土现场。 6.?精心测量。 7.?施工车辆川流不息。 1 2 3 4 5 6 7 图片说明 这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毛泽东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将他们誉为“莲花一支枪”。从井冈山斗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南泥湾大生产到黑山阻击战,从进军大西南到挥师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从赴闽轮战到赴滇轮战,这支英雄的部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今天,英雄部队“莲花一支枪”的官兵,加入到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大会战的行列。 4月22日上午,奔着远处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记者来到大荔县张家段渭河大堤建设工地,领略到这支英雄部队的卓越风采。 登上北大堤,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战斗景象。伴随着一台台挖掘机的巨臂挥舞,川流不息的重型汽车的怒吼和压路机的轰鸣,正在不断加宽增厚的渭河大堤像一条巨龙不断向远方延伸。 这时,一辆漆着迷彩的长丰猎豹吉普顺着大堤飞奔而来,车后扬起扑天的尘土,车子停稳后,跳下来几名虎背熊腰的身着迷彩服的军人,为首的正是工兵团的刘团长。 风尘仆仆的刘团长告诉我们,他们团承担的施工长度总计3公里,预算土方作业量138万立方。3月1日接到命令后,部队就出动150余人和50余台(部)车辆机械,组成施工分队,拉上了渭河大堤。顿顿脚下不断延伸的渭河大堤,刘团长告诉我们,目前渭河堤坝顶宽6米,底宽18米,高7米,加固后顶宽将达到20米,底宽68米,堤高达到8米,相当于再建3个现在这样的堤坝。? 胸前挂着望远镜,脸色晒得黝黑,站在渭河大堤上就像一尊铁塔的张随义团长正在现场指挥施工。据张营长介绍,进驻工地后,部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主动组织工程勘察,与地方水务、防汛等业务部门联系制订了施工方案。指着远处河道中的取土工地,张营长告诉我们,目前堤坝加固所需土方主要是从渭河河床挖取,拉运至北岸加固堤坝后,按照设计要求夯实碾压,目前已完成土方量155000余立方,动用装备1200余台次。现在第一作业段340米的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第二作业段1370米的施工任务已完成土方量近30000立方。为了打造部队精品工程,他们将施工分队编成了警戒、取土、拉运、碾压和检测5个作业组,多点作业、平行展开,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施工程序分阶段组织施工。 担任现场技术检测的大荔县水务局工程师梁怀亮感慨地告诉我们:“直到目前为止,所有作业层面的取样检测全部达到了优秀标准,不愧是专业水准,确实让人放心!” 在一辆斯太尔重型货车驾驶室里,不到20岁的河南新乡籍驾驶员王永吉见到记者仍是一脸腼腆,战士的头发上、鼻孔里全是白色的尘土,当天气温虽不是很高,甚至还吹着微风,但是这个小战士后背已经全被汗水浸湿。随行的张营长感慨地告诉我们:“战斗在施工现场的官兵平均年龄也就二十四、五岁,都是80后!”为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部队要求,除了雨天外,施工分队的干部战士每月只休息一天,除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每天要持续工作9个小时。 刘团长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们部队先后走出过360多名共和国的高级将领,涌现了邱少云、罗盛教、欧阳海等功臣模范,有着“任务越重士气越旺,突击力越强”的光荣传统。工兵团2003年被总部确定为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还参加过渭南03?8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阻任务和西安黑河引水和西安护城河综合治理等十几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整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经常教育干部战士要充分认识援建任务的重大意义。“目前看,工兵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已经充分发扬出来了”,刘团长说。 随行的工程甲方代表大荔县水务局原副局长田德山告诉记者:“除了搞好施工,部队还义务为附近的新建村整修乡村路4公里,前几天群众还敲锣打鼓地送来了锦旗!”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时间已近正午,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渭河大堤,车子里恰好响起了《为了谁》的优美旋律,让我们就代表世世代代生活在渭河岸边,也必将长期受益于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渭南的父老乡亲们将这优美的旋律奉献献给这支英雄的部队,献给人民的子弟兵们,献给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