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体育直播

图片
首页/ 水利要闻 / 正文

治水兴渭富民桑 秦东大地谱新章

来源:渭南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09-03-03 00:00


改革开放30年渭南水利发展纪实

省长袁纯清视察我市防汛工作
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检查水利工程
?

  改革开放30年,是渭南水利事业呈现划时代变化的30年,也是渭南水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回眸30年难忘历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水利人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与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构建水利保障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契机,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供水、防汛安保和抗旱灌溉为重点,按照人水和谐,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治水思路,积极推进各项水利改革,努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水利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和一项又一项的突破,有力推动和保障了东秦大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却见证了渭南水利事业的发展,从以农村水利为重点到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利并重,从以服务农业为主到支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渭南水利事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磨炼。渭南水利人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真诚和汗水,用勤劳和智慧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用自己无私奉献和献身水利事业的崇高精神,推动着渭南水利事业不断向前。

  

  防洪工程保安澜?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三门峡水库建成起,昔日鱼虾肥美、水草繁盛、生活恬静的渭河下游,因三门峡水库长期高水位运行,渭河下泄不畅,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升,渭河和南山支流变成了“悬河”。为确保家园安宁和生产发展,两岸干部群众不断加高加厚渭河和南山支流堤防,虽然堤防越修越高,仍难以彻底改变渭河防汛的尴尬态势,不仅影响了库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渭河和南山支流先后发生了5次较大洪水灾害。“92.8”洪水使返库移民的安置重建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03.8”洪水使20多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3亿元。

  “92.8”洪水后,国家加大了三门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1992年11月至1993年4月,库区移民掀起治渭大会战,修建了被移民称之为“生命线”的华阴55公里移民生产围堤;

  1994年?1995年,华阴和大荔先后完成了罗夫河治理、黄河朝邑围堤上段加高培厚和柳叶河堤防拓宽加固工程,修建堤防13.9公里,为库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1997年,渭洛河下游治理和三门峡移民防洪保安工程相继启动实施;

  1998年三江发生大水后,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大江大河治理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渭、洛河下游治理和三门峡移民防洪保安工程的实施规模,对黄河、渭河及南山支流河道堤防逐段进行整治和加高培厚,对南山支流上游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一批黄河护岸、护滩和渭河控导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特别是南山支流堤防加固、“二华加槽”排水工程、防汛撤退路、水文监测和通讯等一批防汛保安基础设施的建成,使库区防汛形势有了一定改观;

  “03?8”洪水过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县市区及水利部门认真总结“03?8”抗洪抢险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防汛保安工作,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实施了渭河首期水毁防洪应急工程。广大建设者战泥泞、抢时间、顶寒风、冒酷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奋战,被“03?8”洪水冲击的11条南山支流的塌陷、垮塌、渗漏得以全面修复,渭河??孟支堤、华阴北洛湾排洪口和方山河、罗纹河等12处决口被封堵,石堤河、罗纹河等重点防汛交通设施恢复到灾前水平。同时,我市重新测定河势、工情变化,全面加强了包括防汛责任制落实、汛前准备、抢险队伍组织、后勤保障、对口迁安、指挥决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建设,修建了216公里渭河大堤和南山支流巡堤查险通道,架设了219公里堤防照明线路,大大改善了防汛抢险条件,完善了南山支流报汛系统和水情监测系统。

  经过多年不间断地努力,我市累计新修加固河道堤防436公里,防汛撤退路268公里,黄河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000秒/立方米,渭河下游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标准,南山支流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标准,黄河、渭河河势得到初步稳定。水情、汛情预警信息采集网络已覆盖渭河、洛河、南山支流和全市中型以上水库。市防汛指挥部与省防总和沿渭各县市区实现了网络化连接。目前,全市防洪保安体系初具雏形,全市有62.9万人和111万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进入新世纪后,完成了石堡川等9座病险水库治理任务,新开工建设了太峪等10座病险水库治理和?河下游综合治理水面工程,恢复水库蓄水能力6000万立方米,水库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生产活动安全得到进一步保护。

  防洪体系的日益完善,为受洪水威胁群众抵御洪水灾害,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2005年10月,当渭河华县站出现25年来最大流量4820立方米/秒洪水,华阴军渡洪水水位高于“03.8”水位0.92米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军民万众一心,连续奋战六天六夜,取得了“05.10”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创造了渭河4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堤防不失守,不成灾的奇迹。?

  山河无言,却有着宽广的胸襟,它们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在与人类社会一同感受着自然规律强大威力的同时,我们也从人与自然和谐中,看到了全市人民兴修水利保平安的伟大力量。

  

  饮水安全惠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受水源、水质、地理等条件限制,我市广大农村群众为了能喝上一口干净放心的水,而望天长叹多年。“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群众吃水难的无奈与辛酸。吃水难、用上安全水更难的问题曾经是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中的最大难题,也成为制约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紧紧抓住国家逐步加大供水工程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从打窖建池到集中供水,从应急解困到安全饮水,进而向城乡统筹不断满足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需要迈进的发展历程。城乡居民生活供水能力由1978年的0.6亿立方米/年增加到2008年的2.8亿立方米/年,初步形成了我市渭北台塬及渭河平原城乡供水主骨架。城乡供水能力和供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利用平原区和洛河沿岸优质地下水源,开始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规模位居前列的大荔洛北、蒲城袁家坡、临渭渭北3个30万人的集中改水工程,极大改变了受益区群众的饮水条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利用水库和渭北380岩溶水资源,渭南城区、澄城、合阳、韩城、华阴、富平、白水等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并使百姓受益。到200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饮水工程2000处,修建饮水窖11万眼,解决了299.4万人的饮水困难。

  进入新世纪,国家更加关注农村群众饮水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温家宝总理强调:“要下决心用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国家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的有利时机,把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列入“十五”期间为民办实事的大事之一,组织广大群众全面展开农村人饮解困攻坚战,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工程,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各级水利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心编制农村“饮水解困”、“氟病区改水项目”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多村集中连片和单村工程等不同工程布局,严格实行建设资金“报账制”,对主要管材、设备统一招标采购,保障了工程实施效果,有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各方努力,“十五”期间,全市新建了涧峪水库渭南城区供水工程和富平页坡、临渭三张、华阴孟塬、韩城大池埝、合阳路井、澄城东庄,大荔羌八等一批水源有保证、水质达标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扩建、改造并配套了临渭区渭北、大荔洛北、澄城温泉、合阳申都、蒲城袁家坡等大型供水工程,新增受益总人口达65万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到2004年底,全市累计解决了365万人次的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实现了人饮解困的目标。

  农村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后,市委、市政府紧接着把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列入县市区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专门成立了市长任总指挥、主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实施意见》,想方设法落实市级配套资金。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协作,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全市掀起了新一轮城乡供水建设热潮。各级水利部门把构建城乡供水体系,保障供水安全,当作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自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投资3亿多元,新开工了富平由典、合阳王村、临渭马渡,华阴孟塬、蒲城罕井等一批大型区域供水工程,并通过延伸管线、改造老化供水设施,扩大了大荔县段家原、澄城温泉、合阳申都等区域性供水工程的受益范围,全市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数84万。其资金投入力度之大、开工面之广前所未有。利用日元贷款、国债资金对8个县城的水源地和供水管网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改造,县城供水保障率和水质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拓展城乡供水工程领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饮水解困到新世纪城乡安全饮水,不但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和谐了城乡关系,广大群众把农村饮水工程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农田水利保丰收

  

  我市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十年九旱,旱灾是我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是水对于农业关系最简要、最形象和最真实的描述。改革开放后,我市水利系统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灌溉管理体制改革,东秦农业逐渐实现了由“看天望收”到“稳步高产”的飞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治水改土、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我市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的原则,逐步把农田基建纳入千家万户的责任制之列,全市每年投入劳动积累工2300万个,折合资金6900万元,一举扭转了多年来灌溉面积增不抵减的局面,稳定了农民的“粮袋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全市兴起了一股民办水利的热潮。地处渭北蒲城县马湖乡的农民申志成可以说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先后分批投入近百万元,修复了马湖乡35公里田间渠道,扩大灌溉面积1.5万亩,发展苹果面积近2万亩,使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申志成发展民办水利的成功经验,激发了群众投劳、投资兴修水利,改善自身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全市民办水利如雨后春笋一般,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据统计,全市民办水利修复和新建各类水利工程6782处,增加灌溉面积32.8万亩。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1990年7月22日,渭南最大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东雷二期抽黄开工建设,1997年7月干渠以上工程建成通水,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富平、蒲城、大荔北部等地区56万亩旱塬用上了黄河水。1998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启动实施,到2008年,累计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2005年底,洛惠渠渠首加固改造项目建成受益,大大改善了工程取水条件。2004年涧峪水库开工建设,2008年底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一批大型水利基础项目的建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加快骨干农业生产水利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实施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渔业生产项目。依托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积极整合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等涉水项目,30年来,新增灌溉面积29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0平方公里,新修“四田”103万亩,水土流失区群众的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年水产品达到1.64万吨。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业灌溉工程5万多处,设施总灌溉面积584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50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灌溉农业区。

  大工程大作用,小工程小作用,有无水利灌溉设施,农业生产两重天,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中大显威力。粮食400斤/亩、600斤/亩、800斤/亩直至后来的1000斤/亩,从2004年到2008年,我市夏粮已连续5年获得了大丰收。特别在2005至2006年冬春连旱的大灾之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3%和6%的增产奇迹。目前,我市商品粮面积已占全省的50%左右,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占全市耕地面积57%的灌区,不仅生产全市三分之二的粮食,而且生产了90%的棉花、油料、蔬菜、瓜果,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兴水利、除水害的三十年,也是我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加和建设不断加快的30年。水利投资由1979年的不足8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94亿元,30年来,累计完成水利投资80多亿元。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支撑了农业大市的地位,更支撑了我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市水利事业发展还面临洪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三大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类产业园区迅速发展,一批工业项目落户我市,用水需求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新时期水利工作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战略目标,把解决民生问题和突破水资源瓶颈制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构建城乡供水、抗旱减灾、防洪保安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突破水资源瓶颈制约,努力保障城乡供水、粮食生产、防洪和生态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水动力”。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面对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我市水利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水利人不畏艰险、刻苦攻坚、献身水利、无私奉献的水利工作精神,为我市水利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努力奋斗,为渭南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