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体育直播

图片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公告 / 正文

渭南市水务局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落实情况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落实情况

1.保障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印发《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水资源管理及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顺利完成202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位列全省第一,获优秀等次。全面推进全市取水计量及农灌井以电折水项目全面实施,打造了临渭区农灌井以电折水示范点。通过取水口信息比对、计量档案建立、违规问题排查整改等措施,动态全面地掌握各类取水口的数量、位置,监测计量等信息,将全市取水口和取水许可信息全面纳入水资源监管“一张图”。

2.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依托国家节水行动,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推进节水型企业、公共天天体育直播、学校、居民小区等载体创建,其中大唐富平热电有限公司已被省工信厅、省水利厅联合命名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以非常规水利用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谋划储备非常规水利用项目。组织各县(市、区)水务局、局属各单位开展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储备工作,上报项目16个,总投资15.26亿元。持续做好“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宣传,创新节水宣传方式,打造节水宣教品牌。将节水宣传与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精心拍摄《节水秦川颂》MV在“3.22节水中国行”西安主会场现场演绎,在央视同期播放,获得中省一致好评。

3.指导水域岸线的管理

编制完成了双桥河、罗敷河、方山河等3条河流的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持续推进市县级负责的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批复工作,为下步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促进岸线资源有效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许可采砂全过程监管,严格全市12个采砂点采砂作业监管及汛前撤场滩面恢复,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落实了各项扬尘防治措施,维护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4.负责水土保持工作

梳理全市水土保持问题、任务和措施清单,并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渭南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新时代渭南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方向和目标任务。编制了《渭南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方案》,与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协同推进,规划实施187条小流域。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着力提升水保治理项目管理能力与水平。全年共落实中省水土保持资金12647.3万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31条、淤地坝治理工程3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平方公里。严格落实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年共计巡查秦岭区域、北部山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约300次,项目区已基本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5.负责涉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核查

根据《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分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考核要点的通知》,配合做好省对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完成情况年度考核。对于移交的第五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进行核查,核实本次涉及我局一项线索与第四批反馈线索其中一项为同一线索,并就此线索与市环赔改办沟通。结合工作实际,配合市环赔改办对《陕西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陕西省污染环境类违法案件生态环境损害显著轻微认定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6.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细化落实河湖管理责任,负责对河道等区域非法采砂等行为的监督管理

先后组织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5次,明确河道采砂管理、河湖库“清四乱”等重点任务,安排河湖长制重大专项行动,夯实各联席单位、各县(市、区)责任,不断健全上下协调、联动高效的责任体系。强化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全市共设立河湖长2346名,其中市级河湖长16名,县级河湖长116名,镇级河湖长321名,村级河湖长1893名,实现河湖水域管理全覆盖。各级河湖长积极开展巡河调研,全年累计巡河8.9万余次,共同守护河湖“最后一公里”。采取“四不两直”、交叉检查等工作模式,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和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河湖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问题。全年开展市级暗访检查4次、联合大检查2次,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2公里,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1.2万吨,拆除违法建筑280平方米,清除违规种植大棚360平方米,水利部下发的1414处图斑全部完成复核,中、省交办“四乱”问题39处、市级发现问题65处均整改完成,河湖库面貌持续向好。

7.推动全市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加强生态流量下泄监督

指导小水电企业开展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强化生态流量监测监控,进一步规范电站生态流量足额下泄,目前,我市完成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创建水电站7座、完成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水电站1座。全市涉及生态流量泄放的8座水电站已全部接入陕西省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平台,依托该监管平台,开展全年不少于4次线上线下抽查,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确保生态流量达标下泄。

二、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局配合省级整改问题2项,分别为:“石川河溢流堰问题”“陕焦化工有限公司大量取用新鲜水问题”。截至目前,两项问题均已完成整改,且已通过省级验收。